permalink: develop-speed

寒假就带回家看了,但是到最近才把这本书看完。怎么说,总有点读GRE阅读的感觉,完全读不快,否则就容易逻辑理不顺了,走马观花地看的话就是那种读完完全不知道读了什么的感觉。Anyway,好好读完了。

书名的起源

作者和一个新几内亚朋友(就是托福听力里天天出现的New Guinea那个2333,很晚才考古发现新几内亚曾独立地发展出了农业,以前都以为是印度尼西亚传过来的,而且发展农业后居然没有影响社会制度blabla的,一般农业发展起来就从游牧部落开始形成奴隶、封建国家等等的嘛)聊天,朋友问他为什么是欧洲能造出船和枪炮殖民他们,生产各种商品买给他们,而不是反过来?

作者将这个问题进一步扩大到全球,为什么是印第安人,非洲人,澳大利亚土著被欧亚大陆的殖民者带来的病毒大规模杀死并被用枪炮征服,而不是反过来?作者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发现越想越深,也有很多猜想或判断需要更多考据,就有了这本书。

原因

作者指出“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就是通过征服,流行榜和灭绝种族的大屠杀来形成现代世界的。” 而各个大陆发展速度的差异就决定了上述作用的方向。作者大致是分总地结构来写,前面看得思路可能不那么清晰,看到最后的“总”的时候对前面内容能记住的就有限了,也许以后还会再看一遍吧(随缘23333)

1. 各个大陆可驯化的起始物种的野生动植物品种

驯化植物从而进行农业生产显然对发展速度有很大影响,一方面集中地农业生产能积累粮食,从而养活不从事生产的专门人才,发展技术与制度;另一方面农业可以养活更高密度的人口,即使没有发展出技术,在冷兵器时代人口多就是最大的武器,利于对外扩张。

而作者详细讲述了动植物可驯化的条件,以及在不同大陆上的条件差异。结论上来说就是欧亚大陆最幸运,有驯化可能的动植物原始物种数量最多,而其它大陆都少得可怜。

2. 大陆内的传播速度

最简单的一些例子,大家上学后都在讨论南北差异的话题,却很少听说过说东西差异的;曹操军队打到江南就得瘟疫。说明东西走向上传播速度快,交流多所以差异小,而南北气候的巨大差异使得南北各方面差异很大,南北距离大后就有各种不适应。

作物,牲畜的传播就是如此:南橘北枳说作物在南北的不可迁移性,所以不同维度的地区作物很难通过直接引进获得,主要还是得考本地区驯化,而东西上就往往气候相近,同维度地区驯化出来的好作物,相近维度地区都可以引进后直接种植提高生产力。牲畜和人一样,主要就是各种病。

而且技术的传播也是受维度影响,那些能不做改变就能在新环境使用的技术当然传播更快。

那么来看世界地图,欧亚大陆就是东西轴线走向,且没有过于严峻的地理阻碍。非洲和美洲都是南北轴线,本身就传播不易,非洲还有撒哈拉沙漠隔断南北非,美洲的地理隔离也很多。所以在大陆内传播速度上欧亚大陆也最占优势。

3. 大陆间的传播速度

显然像新几内亚,澳大利亚这种与其它大陆隔离很严重的就缺少交流发展慢,所以澳大利亚土著发展几乎最废,实在太远了23333

4. 各大陆面积和人口的差异

更大面积就有更多样的环境,更多人意味着更多的潜在发明者,更多的竞争促进技术发展(因为一些国家采用新技术了,其它国家不跟上就会被淘汰)

概述一下听起来很简单,很理所当然,但是有很多特例如何解释,以及详细的影响作用链是怎样,作者分析得很好,还是值得一看的。很有意思的是就上面所述,是不是看到了一股浓浓的“地理决定论”味道,作者又是怎样解释和辩护的呢?欲知详情,请亲自读书看作者分解233333